本報特約記者 劉長煌 本報駐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李 強
騎手策馬奔騰,箭手屏氣凝神,摔跤手靈活抱摔,人們身穿傳統服飾,在綠色的草原上豪邁歡笑……這是今年第五屆世界游牧民族運動會的現場。走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街頭,《環球時報》記者可以感受到,主辦方為此次運動會進行了精心準備。街邊隨處可見游牧運動會的會標,公交車也披上了定制的宣傳“外衣”。在市中心,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處充滿設計感的地標,不少游客駐足打卡留念。
比賽十分精彩,記者幾乎每日都會早早趕赴現場,搶占一個好位置。記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叼羊比賽,該項目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牧民們為了展示自己的勇氣、力量,慢慢形成了這種獨特的馬上競技活動。比賽場地多選擇在草原、牧場等開闊平坦的地帶,傳統的比賽道具為割去頭、蹄并掏出內臟的山羊軀體,現今則多采用羊形態的特制替代品,便于騎手抓取和爭奪。該項目對騎手的騎術要求很高——能在高速移動中靈活控制馬匹的方向、速度,比如,熟練急轉彎、急停、加速等,以便沖破對手的圍追堵截,在主動搶奪“羊”時占據優勢。
除了叼羊比賽,運動會還有猛禽比賽,獵鷹在天空中翱翔狩獵。摔跤比賽中,身材魁梧、體魄強健的選手身穿傳統服飾,盡顯豪邁之氣。還有大力士比賽,參賽者要搬重達100公斤的物品……在觀賞比賽的過程中,記者感受到了游牧民族勇敢、堅毅、團結以及拼搏的精神。其他觀眾也十分熱情,加油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運動會的參賽者大都來自游牧民族國家,如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有評論家稱,游牧民族運動是游牧民族國家“塑造形象和情感的項目”,“這是游牧文明和傳統的復興……年輕人,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年輕人,他們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根源?!?/p>
在比賽之外,主辦方還開設了民俗風情村,一排排蒙古包內展示了游牧民族的傳統美食和文化藝術。不少商人在出售毛氈衣服、地毯、馬鞭、馬鞍等,一位女商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盛大的慶?;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