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00q"></li>
  • <tt id="qq00q"><rt id="qq00q"></rt></tt>
  • <tt id="qq00q"><table id="qq00q"></table></tt>
  • <tt id="qq00q"><rt id="qq00q"></rt></tt>
  • 中國青年網

    旅游

    首頁 >> 最新資訊 >> 正文

    慢生活喚醒沉寂村莊

    發稿時間:2025-07-16 14:06:00 來源: 北京晚報

      7間大瓦房住著特舒服,院里有菜園,村里有公園,開車20多分鐘就能到南三環……66歲的城里人范守杰,這樣形容自己和老伴兒選擇的“鄉村慢生活”。老范的孩子們也都把這長租來的鄉村小院當成了“生活新基地”,有時間就來聚聚。

      這幾年,京郊不少鄉鎮轉變了發展思路——從過去簡單地通過農產品、農家樂推介京郊一日游,到現在依托自然環境、農場、民宿,把“慢生活”當名片,全力吸引游客多住些日子。由此一來,村里的不少閑置資產被盤活,村民收入、村集體收入都提高了,村里村外的年輕人還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李家場村 吸引城里人來當“農夫”

      老范已經搬到大興區魏善莊鎮李家場村4年了,房子獨門獨院,小菜園里長著水靈靈的茴香、大蔥、豆角、茄子、西紅柿……種這些菜,老范堅持不打藥、不用化肥,追求“純天然”。

      過去在城里住樓房,退休后的老兩口為了解悶兒,也曾經試著在客廳用花盆種菜,但沒怎么成功過。來到村里,跟新街坊們一聊才恍然大悟,“這菜要想長得好,得有陽光雨露滋潤,還得通風透氣?!崩戏墩f,村里清靜、生活節奏慢,適合種菜、養花,更適合養老。

      李家場是個只有不到100戶人家的小村。這幾年,至少有20戶城里老人搬來養老。大家最看中的,都是村里的環境:干凈的柏油路上劃著車位,旁邊是薔薇、雕塑、彩繪……一位村干部說,甭管是本村村民還是外來租戶,房前屋后隨便種菜種花,只要能起到綠化美化效果,不堆放雜物影響村子整體環境就好。村北頭的25畝集體農田,也化身成一塊塊“智慧一分田”,吸引更多城里人來當“農夫”。

      李家場是北京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首批“花園鄉村”試點村,拿著市區兩級的專項支持政策、資金,李家場村這幾年一直在發展“田園牧歌”休閑農旅產業。

      一家名為“旺餃”的餃子館,4個月前在村里正式開業。這家店只經營10種餃子,全都是素餡,大部分食材取自本地有機農場。店主田麗琴說,她的目標客群是那些喜歡品嘗“自然味道”的城里人,“從南三環開車過來才20多分鐘?!彼f,村里還給餃子館免了一年租金。開業短短100多天,速凍后的水餃通過電商已銷往全國多個省份。

      食用菌是李家場村發展多年的特色產業。00后村民李震熟悉父母從事的菌菇“老本行”,又在校園的學習和實踐中看到了市場的新需求。2023年,李震回到村里創立了家庭農場和自有品牌,還面向親子家庭開展研學課程,讓游客進一步親近自然、體驗田園樂趣?!耙郧?,父輩種地靠天吃飯,現在要靠技術?!备篙叺慕涷灪屠钫鸬睦砟钕嘟Y合,讓種了幾十年的菌菇有了新模樣。

      沙古堆村 古老運河煥發新活力

      北京東三環國貿,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中,32歲的曹艷紅陷入迷茫與焦慮。頭天夜里的一場冰雹,差點讓老家的櫻桃絕收,電話里,父母說話帶著顫音。

      這一幕發生在2016年夏天。自那以后,曹艷紅利用業余時間,經常到平谷、懷柔、秦皇島等地學習農產品銷售、民宿運營的經驗。2019年,她下定決心,辭去了城里廣告公司的高薪工作,回到通州區西集鎮沙古堆村創業。

      沙古堆村毗鄰大運河,被譽為“京郊櫻桃第一村”,過去主要靠采摘、農家飯吸引游客。曹艷紅回家后帶來了新思路,她利用廣告專業知識,拍視頻、做直播賣櫻桃,把自家的30畝農場拿出來供游客體驗種植,還改造了老房子準備拓展民宿業務。

      最開始,村里人不理解,“拍拍視頻就能把櫻桃賣出去?”當看到民宿花不少錢裝修,但不吊頂,梁都露在外面,質疑聲更大了,“這樣的房子真有人愿意住嗎?”

      回村第一年,曹艷紅就做出150萬元的櫻桃銷售額。民宿也抓住了環球影城的溢出效應,拿到了票務代理權,還提供免費往返環球影城的接送服務。很快,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擠滿了她的民宿。

      沙古堆村的“慢生活”,在曹艷紅的帶動下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大娘在廚房施展廚藝、大爺在農場幫忙種植、小姑娘打理民宿、小伙子開車接送游客……更讓曹艷紅開心的是,西集鎮已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百千工程”10個示范片區名單,沙古堆村里的民宿,也從她一家變成了多家,古老的大運河畔,越來越有新活力。

      上英水村“煤鄉”實現綠色蛻變

      從西三環向西出發,駕車扎進太行山區,城市的焦躁與喧囂拋到腦后,眼前出現的高山、河流讓人神清氣爽……只需1個多小時,就能抵達房山區佛子莊鄉上英水村。群山環抱中,上英水村云隱里民宿接待中心,陽光透過落地窗鋪滿地板。

      上英水村清代成村,民房順著山勢錯落而建,全都是石板瓦房,緊湊排列,有種原生態的自然美感。村莊的最高處有座真武廟,旁邊是云隱里民宿院落和登山步道。

      “避開城市熱浪,住進云隱里民宿。晨起可觀日出,夜伴蟲鳴入眠。下雨了,坐在屋里就能看云海,仿佛整個人都隱藏到了云朵之中?!痹谏缃幻襟w上認證為“城市體驗官”的一位博主這樣分享。

      英水溝聯合黨總支書記、上英水村黨總支書記趙玉才說,上英水村緊挨著國家AA級風景區銀狐洞,村內植被覆蓋率超過90%,已經改造完成了50套院子,主打“山村慢生活”,一院一管家,“因為村里生態好、景區游玩體驗好,所以回頭客特別多!”

      上英水村的這番美景來之不易。歷史上,這里是產煤區,生態環境曾遭到破壞。為了還首都一片藍天,房山區逐步關停了全區所有煤礦。在生態修復的過程中,上英水村把礦洞利用了起來,建成了煤礦遺址公園,游客可以坐著小火車,深入礦洞內部感受村莊采煤史。

      采煤的歲月里,上英水村所在的佛子莊鄉被稱為“煤鄉”。如今,房山人的母親河大石河洗去煤塵,佛子莊鄉也實現了綠色蛻變。佛子莊鄉還成為全市首批12個“百千工程”示范片區之一,紅·倉民宿入選第三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優秀項目,房山區首個五星標準的旅游目的地酒店——君瀾度假酒店即將于不久后開業試運營。

      “佛子莊雖然地處深山,但距離城區不算特別遠,等將來108新線高速通車,從城里過來就更方便了?!编l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為了讓城里游客更加方便地切換到“鄉村慢生活”,鄉里將不定期更新文旅地圖。

      南山村“空心村”被藝術喚醒

      提到“鄉村慢生活”,或許很多人會想到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今,位于平谷區的南山村,作為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是很多城里人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目的地。

      南山村坐落在泃水旁一條3公里的山溝之中,再翻過一座山,就到天津了。南獨樂河鎮的一位干部說,過去南山村里連飯館都沒有,秀美的山水留不住游客,漸漸地,年輕人都外出工作了,不少中老年人也搬走了,南山村逐漸成了“空心村”。

      轉機發生在2023年,南山村成為北京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村里的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并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休閑綜合體,通過土地和房屋租賃流轉,全新打造的70戶民宿已經在今年6月30日全部投入運營。這些民宿院落,平時可對外接待游客,遇緊急情況會迅速轉化為安置場所,可滿足700人集中安置需求。

      這些民宿雖然風格不同,但氛圍營造極為用心,既有北京四合院的古樸,又有徽派青磚房的典雅,還有歐式、日式建筑的別樣風情……漫步南山村,很多游客會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然后邀請親朋好友來轉轉。去年一年,南山村游客量突破3萬人次,比之前幾年加起來還要多。

      “雖是山鄉,南山村卻希望給游客帶來美的享受?!蹦仙酱宓谝粫?、清華美院博士后孟超說,去年春夏,京津冀8所藝術類高校的300名學生,在南山村開展了數月的在地創作。

      北京林業大學師生用玻璃飲料瓶復現了村里曾出土的文物石馬,名為《馬放南山》,倡導環保與和平;灰撲撲的石頭圍墻被天津美院團隊變作了一面“豐收墻”,師生們為石頭涂上顏色,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白菜、柿子、桃……連點成線、串線成面,南山村的藝術土壤正賦能鄉村振興,讓藝術鄉建之路走得更遠。 本報記者 陳強

    責任編輯:張秋紅
    日本在线视频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