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拍到的螢火蟲。
鄭葉青攝
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拍到的中華秋沙鴨。
何衛東攝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風光。
金獻光攝
甌江,如一條靈動的綢帶貫穿浙江南部,流經麗水,孕育了這里的連綿青山和潺潺綠水。位于甌江流域的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山水如畫,風光旖旎,是浙江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境內水上森林與螢火蟲景觀全國罕見。
2021年,甌江源頭區域山水工程被列入“十四五”第一批山水工程。依托這一工程的實施,近年來,麗水開展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及提升工程,以“最大化保護、最小化干預”為原則,開展濕地修復整理、植被恢復提升、生態補水、野生動物棲息地修復等,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碧水“失而復得”
甌江沿岸,一棟棟居民樓傍水而建,與濕地隔江相望,昔日的老磚瓦廠區域如今換了新顏——過去排放工業廢氣的大煙囪,成了“網紅打卡點”;村民將自家房屋改建成了民宿,開起了農家樂;一座新的機場已于7月建成投運……
實施生態修復之前,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附近村民回憶,“這邊以前是養殖場和采砂場,植被都被破壞了,地上都是垃圾和污水,臭烘烘的”。
過去,村民靠養殖家禽和開采砂石材料謀生,經年累月,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愈發嚴重。地表“千瘡百孔”,成座的“垃圾山”到處可見,家禽產生的臭氣隨處彌漫,濕地長期處于旱化狀態。
濕地生態修復,關鍵要做好水的文章。
“九龍濕地為洪泛型濕地,每年6-9月份為洪泛期,園內生態道路、基礎設施等易被沖毀?!睋愃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蓮都分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王亮介紹,經系統化研究,九龍濕地采用格賓石籠護坡、松木樁固堤、階梯堰壩導流等方式,有效提高濕地防洪抗沖能力,降低基礎設施與生物棲息地被沖毀風險。
水是濕地的命脈,除了防洪,讓水體流動起來也是九龍濕地治理的重要舉措。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副處長程驊告訴筆者,“水系關系到濕地內部的生物多樣性,我們通過山水工程從甌江引水,從而打通濕地水系循環脈絡,增強水體流動性與自凈能力?!?/p>
系統治理帶來生態向好。如今,九龍濕地3450畝濕地完成修復,疏通17處水系堵點,有效解決了濕地內水質調節能力差、水質惡化和藍藻暴發等問題,實現河灘濕地持續化、防洪生態化與生物多樣化。淙淙清水流淌,清澈的湖水“失而復得”,游客也多了起來。
更多動物來安家
沿著森林大道穿過茂盛的楓楊樹群,一片“水上森林”映入眼簾。得益于生態修復項目實施,九龍濕地新發現14種鳥類,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也來這里安了家。
野鴨湖畔,何衛東手持相機,在草叢和林間小徑來回穿梭。鏡頭聚焦之處,正是一群撲棱戲耍的水鳥。
何衛東是麗水市鳥類生態保護協會會員,從2019年開始,他成了九龍濕地的???,每周都會帶著相機來此拍攝,“這邊生態環境特別好,闊葉林面積大,又靠近甌江,西面還有大片的農田,所以生物多樣性豐富,鳥兒種類多,很適合拍攝”。
隨著九龍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何衛東的“鳥類攝影圖庫”也在不斷豐富。他打開相機,同筆者分享了今年上半年拍攝到的寶興歌鶇、紅翅綠鳩、短耳鸮等鳥類圖片,“這些都是罕見的鳥類,在別的地方可不好遇到?!焙涡l東說。
珍稀鳥類成為濕地“??汀?,是九龍濕地生態向好的有力證明。近年來,當地積極開展植物群落恢復工作,為動植物“讓路”,依據不同動物的習性分區施策,優化關鍵物種棲息地——為螢火蟲營造淺水濕地泡;將中華秋沙鴨棲息地設為核心保護區并加強巡邏保護;為鷺鳥建立生態安全緩沖區,補種蘆葦、荻等植物構建隔離帶,設置營巢和覓食友好設施,為其提供覓食與棲息之所。
點亮“螢火業態”是另一條路子。每年三四月份,九龍濕地都會迎來絢麗奪目的“螢光?!?,吸引各地游客競相前往?!拔灮鹣x對濕度、溫度、光照等生態環境因素有極高要求,我們采用最小化干預、最大化保護的方式,精心構建螢火蟲棲息的自然生態鏈?!闭憬愷鷳B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部負責人林勇介紹,通過持續保護,目前螢火蟲棲息地已恢復近1000平方米,2024年種群數量達到100萬只以上。
小小螢火蟲催生美麗經濟,九龍濕地緊扣“螢火蟲星?!鄙鷳BIP,通過“生態修復+產業導入”模式,發展生態旅游、研學教育等業態。近年來,九龍濕地及周邊地區接待游客近200萬人次,九龍濕地文化展示區從業人員近千人,帶動旅游收入超2000萬元,為區域生態平衡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村民吃上“生態飯”
水變清了,岸變綠了,村民的口袋也鼓起來了。
九龍村是九龍濕地的核心村,漫步其中,一幅詩意的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幾棟精致的民居錯落有致、生態濕地與田園院落相映成趣、拖著行李箱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隨著游客數量的攀升,周邊民宿、農家樂等相關產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九龍村這個曾經貧困落后的村落,正通過將森林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生態美、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現在村里人氣旺了,回鄉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村民們的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苯衲晔钇诼糜瓮酒陂g,“螢火時光”民宿老板湯小敏接待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這家以螢火蟲元素為主題的鄉村民宿,成了九龍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22年,湯小敏把自己在蘇州經營了20年的母嬰店轉讓后,回到家鄉?!靶r候我們村非常貧窮,年輕人基本上都進城上班了。但自從濕地公園建成以后,周邊環境越來越好,村民們都經營起了小生意,我也想回來看看?!?0多歲的她放棄了城市的生活,將九龍村內自家閑置多年的房屋改建為民宿,做起了餐飲和住宿的生意。
每逢節假日和螢火蟲季,湯小敏的民宿一天最多能接待100多名游客,月營收可達3萬元左右。民宿生意好了起來,家里的親戚朋友也實現了“再就業”:湯小敏的老公負責民宿的餐飲,平時在家里從事來料加工手工活的姐姐、嫂子,也時常來幫忙打下手。
“民宿是自家房屋改造的,不用交房租,沒有什么壓力,現在只想把客人服務好,把名氣做出去?!睖∶粜ΨQ自己是“邊做邊玩”,最近她還研究起了年輕人喜歡的消費業態,正計劃在村頭開一家咖啡屋,做一些下午茶和甜點。
今年賞螢季,九龍村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四成,農家樂餐飲及農產品銷售額增長約六成,有力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九龍村的變化,是九龍濕地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如今,這樣的美麗實踐正在麗水更多地方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