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q00q"></li>
  • <tt id="qq00q"><rt id="qq00q"></rt></tt>
  • <tt id="qq00q"><table id="qq00q"></table></tt>
  • <tt id="qq00q"><rt id="qq00q"></rt></tt>
  • 中國青年網

    旅游

    首頁 >> 最新資訊 >> 正文

    河北邢臺:“農業+文旅”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發稿時間:2025-09-26 15:13:00 來源: 長城網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劉楊 楊澤)秋意起,萬物收。日前,位于邢臺沙河市金沙河紅薯嶺的紅薯和玉米迎來收獲季。農民忙著給新出土的紅薯去泥、分揀、裝筐,田間地頭四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繪就成一幅美麗的田園豐收畫卷。

      游客在金沙河紅薯嶺的油菜花海游玩。通訊員 楊喜旺 供圖

      金沙河紅薯嶺位于沙河市西部十里亭鎮,該區域屬于太行山東麓丘陵區,因長年開采煤鐵礦導致大片耕地變為塌陷區,農戶紛紛棄耕外出務工。近年來,在沙河市政府的支持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金沙河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對這片塌陷區實施生態修復,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深化農旅融合、推動村企共建,打造了一個集油菜、紅薯種植,農產品加工和農耕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

      騎行愛好者在金沙河紅薯嶺的油菜花田里騎行。通訊員 楊喜旺 供圖

      創新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技術指導+保底收購+品牌共享”的多方合作機制。金沙河紅薯嶺提供免費種植技術指導,與周邊種植戶簽訂收購協議,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共同體。目前已建成集種植、儲存、加工、科普宣傳為一體的產業基地,延伸粉條、紅薯、油菜、雜糧等系列產品加工,形成綠色健康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游客在金沙河紅薯嶺的油菜花海騎行游玩。通訊員 高儒森 供圖

      打破傳統景區建設思路,創新“農業景觀化、景觀產業化”發展模式。金沙河紅薯嶺探索“農業+旅游”發展新模式,將農產品加工生產線轉化為全流程觀摩、手工制作體驗等工業游項目;對萬畝土地科學規劃,分區域對油菜、油葵、玉米、紅薯、果樹等進行輪種;打造彩虹鐵軌、火車餐廳等網紅打卡地,游客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欣賞美景。形成了春看油菜花、秋收紅薯、冬玩滑雪場和一年四季可參觀的實驗工廠相結合的旅游新景觀。

      航拍油菜花海。通訊員 高儒森 供圖

      以“旅游鏈”推動村企共建,繪就和美鄉村。金沙河紅薯嶺向流轉土地的村委會支付土地流轉服務費,累計投入500萬元用于周邊8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惠及1.2萬名村民;金沙河紅薯嶺的黨支部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設立“金沙河集團紅薯嶺教研基地”,開展種植技術、旅游服務等培訓,推動黨員帶頭發展民宿、農家樂;在種植過程和旅游旺季聘請當地農民到金沙河紅薯嶺工作,形成“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前不久,河北3個案例入選了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首批優秀案例,金沙河集團有限公司——沙河市紅薯嶺農旅融合項目就名列其中。

      從荒山土地到田園綜合體,從傳統種植到特色種植,這片曾經“風吹石頭跑”的丘陵之地,先后投入建設了油菜花觀賞區、紅薯嶺花海區,金沙河工業旅游區等生態+工業、生態+農業旅游園區,以“農業+旅游+基地”的生態觀光模式,讓這個曾經的荒坡野嶺變成了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嶺”。

    責任編輯:劉楊 楊澤
    日本在线视频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