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寶寶長成大玉米,要經過多少天?”
“30天!”“50天!”……
“都不對哦。玉米寶寶長大,要先發芽,長出幼苗,再授粉結果,前后大約需要100到120天呢?!?/p>
10月28日,衡水市冀州區碼頭李鎮西方家莊村的一處農家小院再次迎來一群小客人,他們是碼頭李鎮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當天,他們要在這里上一堂別開生面的研學課。
而這堂課的“老師”,就是這處農家小院的主人——57歲的方蘭英。半小時的研學課,方蘭英不僅給孩子們講述了玉米成長的故事,還拿出自己平時用的小石磨,和孩子們一起磨玉米面,院子里歡聲笑語不斷。
西方家莊村不大,滏東排河繞村流過,風景優美。2023年,村里決定依托自然風光和特色產業等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本著“一戶一特色”的思路,把閑置農家院改造成美麗庭院。
方蘭英的院子位于村西頭,家門口不遠就是滏東排河,別看位置好,可前些年一直沒住人,屋頂漏雨,墻皮泛黑,院內雜草長得比人高。聽說村里要改造空閑宅院時,她第一個報了名。
碼頭李鎮干部組成創意小組,幫忙出主意、做方案,村干部也來幫忙。屋頂重新翻修,墻壁刷成灰白,院子里鋪上石子、角落里栽下花草……不到3個月時間,方蘭英的老院子煥然一新,還起了個暖乎乎的名字——“會友小院”。
“四間北房重新布置,村里將我們這兒的手工掛面、剪紙等非遺項目搬進了小院,還聯合研學機構開發了‘農田認養’‘四季農事’等研學課程?!狈教m英從沒想到,曾經荒廢的老院子竟成了孩子們喜歡的“研學課堂”,而她自己還偶爾客串下研學導師,教孩子們識農作物、做農家活。
廊下燈籠懸掛、綠植點綴其間,灶臺上的鐵鍋冒著熱氣、老槐樹下咖啡香氣四溢……如今的“會友小院”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地,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小院里就擠滿了人。
去年,西方家莊村打造了老宅咖啡、鄉村電影院、兒童游樂場、農耕研學等特色小院,推出圍爐煮茶、燒烤露營等系列活動,小村莊吸引來不少游客,村民們也跟著沾光,有人負責講解導覽,有人提供農家美食,還有人幫著疏導車輛、維護環境,不出村就掙到了錢。
“老院子‘活’了,村里人氣旺了!”送走客人,方蘭英將院子打掃干凈,坐在木椅上心滿意足地說。(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